作者:李淳
(一)古往今来
以前皇子哥儿,“目之所见金灿玉润,口之所尝山珍海味,耳之所闻箫吟笙歌,身之所受绫罗裘装。”
这些都是身处水深火热的老百姓们无法想象的,他们的最高理想只是盼着能吃上饺子,闻上高粱酒美味,不要看到自家的鸡耷拉着脑袋或者听到孩子饥饿的哭声,如果手里有多余的几个铜板,便觉此生无悔矣!
工业时代的人也恐怕不会知道网络宠儿眼前会是血红的屏幕和丑陋的MM,耳边是说唱式的摇滚以及脱口秀,口中咬着十二月的西瓜、双汇清真的火腿肠,闻着垃圾味或者法国的香水,手摩挲着键盘,当然还经常扬起手中的信用卡。进步和落后,奢华和贫困在共同的五官下却没有截然断骨,而如影随形,谁能说某种程度和状态下的进步,它不是意味着人类可笑的落后。然而如何在色彩纷呈,杂乱的感官世界下理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效用,接纳、理解、通融世界,恐怕值得思考。
(二)来者不拒
视、听、嗅、味、触觉都有它出色的人或物来论证它们无以伦比的价值和优越。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充分表述了视觉的可贵及可塑性。盲人的故事一次次撼击着人们脆弱的心壁。中华儿女尤其以“见”为上,“见识见识”是先有“见”才有“识”。“见多识广”是中国人赞扬人的最佳措辞。中国人有“百闻不如一见”的古语,也有“先睹为快”的感叹;有“眼不见为净”的告戒,也有“眼动手不动”的提醒。眼前所有的景象通过视觉系统的处理,内化成自己的感觉和意念。“多听少说”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听得最多的劝言。大家都有“耳边风”的故事,也有“如雷惯耳”的经历;有“雨打芭蕉”的熨贴的记忆,也有市井喧闹的心烦意乱;有鸡鸣犬吠的田园回忆,也有凄厉哭声下的心惊肉跳;有闻风四方的潇洒,也有捕捉每个声音的细致入微。《口技者》一文中那个惟妙惟肖的模仿各种声音的艺人,其口中出来
的一切是听觉的集大成者。“聆听别人”成为人文气息极为浓厚的建议和提醒。狗的鼻子成为人类有力的工具那一天起,就是人们将嗅觉提上议事日程的那一天。“政治嗅觉”一词更是大大提高了嗅觉的社会地位。嗅觉,奇妙地告知爱人已然来到身后,神奇地下载了家特殊的味道,并奇妙地揭开生活任何的不安,不妥或不善的罪证。感冒时,鼻塞是它向人们的健康讨价还价的最有力的尺码。在花香和汗臭间,盲目和清醒的人群在挪步。
沈宏非将味觉享受推上顶峰,并生动有趣地为美食正名。虽然饮料和酒已不再是喝“味”觉而喝“感”觉,五谷杂粮,青菜鱼肉仍在味蕾的调度下满足着人的精神,让味觉骄傲的张扬着。品尝味道与品尝生活有机相连。小炒也好,清蒸也罢,先听听味觉的意见。
触觉主要被赋予和定义在手上。有形的接触要么让人就事论事,要么让人浮想联翩,无形的诸如“Wisdom in the hand is better than money in the hand。”记得高中时,为了教邻居一个小盲童一首诗,学了一个多月的盲文,没料到一个星期后几乎忘光。终于明白,触觉的真正提升需要眼闲和心静。
(三)拒绝平庸
五觉灵敏是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情,耳慧目聪是对老年人健康的最佳说明。让五觉丰富又高雅,远离庸俗是生活一门哲学。充分动用五官,别让欲望萎缩,发挥五官最大潜能,增加感性知识。回避喧嚣,耳畔流动着家人温馨、真切的叮嘱,师长语重心长的话语,有音乐和风声伴
你走过长夜,眼前的食物清淡有味,跟刚刚看过的书一样。艺术画跟花坛前的那支郁金香一样不能碰,还好有朋自远方来,让你紧抱着他,双手不至于空悬,这时风轻轻捎来了鸡蛋果特有的成熟的香味,生活美得另人心醉了……